尊龙凯时推出的CUT&Tag(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)是一种突破性的DNA-蛋白互作研究工具,旨在全面探究转录因子及组蛋白修饰在全基因组内的结合位点。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抗体识别目标蛋白或特定的染色质修饰标记,并运用蛋白酶Tn5转座酶进行高效的DNA片段化及文库构建。Stephen Henikoff团队于2019年首次研发了此技术,旨在优化和替代传统的ChIP-Seq(免疫共沉淀测序)方法。
CUT&Tag技术以其卓越的高灵敏度、低背景噪音和对细胞量的低需求,迅速成为揭示基因调控机制、分析染色质状态以及推动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。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表观遗传学研究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、疾病机制研究、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探索,以及单细胞基因调控分析等多个领域。
依托于先进的Protein A/G-Tn5融合蛋白体系及高通量测序平台,尊龙凯时生物科技提供全方位的CUT&Tag技术服务,涵盖样本制备、文库构建、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。我们的技术团队在表观基因组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能高效准确地解析蛋白质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,助力科研人员揭示基因调控的深层机制。
CUT&Tag技术背景
组蛋白通过形成核小体来保护DNA及调控基因表达,其修饰(如乙酰化、甲基化)与DNA甲基化密切相关。这样的动态变化对维持细胞功能至关重要,并且与多种疾病的发展息息相关。因此,探讨组蛋白与DNA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理解正常细胞过程和疾病状态(特别是癌症)有着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。此外,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是基因转录调控的核心。
CUT&Tag与ChIP-Seq的比较
与ChIP-Seq技术相比,CUT&Tag使用Protein A/G-Tn5融合蛋白直接结合目标蛋白,无需交联步骤,这显著降低了背景噪音,实现了高分辨率的结合位点检测。CUT&Tag技术的关键步骤包括细胞膜的透化、抗体孵育、抗体复合物的结合、转座酶的活化等,最终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数据分析。
CUT&Tag的技术亮点
- 低细胞量需求:仅需少量细胞(甚至单细胞水平)即可进行分析。
- 高灵敏度:背景噪声低,信噪比高。
- 高分辨率:能够精确定位转录因子与组蛋白修饰的结合区域。
- 实验周期短:与ChIP-Seq相比,实验流程简化,所需时间更短。
CUT&Tag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
CUT&Tag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研究者揭示了如胰腺导管腺癌(PDAC)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。在结合组蛋白乳酸化研究时,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通过CUT&Tag技术探讨了糖酵解与组蛋白乳酸化之间的关系,为PDAC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结语
尊龙凯时在生物医疗领域中,CUT&Tag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推动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前沿。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流程CUT&Tag技术服务,从样本准备、抗体优化到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,确保交付高质量的数据分析结果。选择尊龙凯时,让您的研究迈向新的高度!